你为什么选择当一名大学老师?

你为什么选择当一名大学老师?

高校青年教师收入情况

从以上数据来看,大学老师的收入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。那究竟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走上大学老师的岗位呢?

对此,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想法。

有知乎网友说:“高校教师七年,最大的职业优势在于不用朝九晚五。上课之外的许多时间可以自由安排,可以去图书馆,也可以做自己的私事。如果在好一点的学校工作,出国的机会很多,我说的出国不是忙碌的出几天差,而是可以待一年,至少也可以待三个月。很多年前老师带孩子出去,在国外读一年小学,英语水平和视野都有很大的提高。”

看来,高校老师自主的时间分配,以及在工作中时常有机会开阔眼界是一个原因。

也有人是出于教书匠的情怀。名叫汪鹏的知乎网友这样说:“我身边没有老师抱怨工资低的,想赚钱的周末都去搞副业去了,搞学术的在看书找资料写论文。最后我想说一句: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富则国富,教书匠也有气节 也讲情怀 ,给好的老师多一点善意 多一点尊重 ,我们每个人变好一点点,这个世界就变好一点点。”

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得到了什么,而是看他付出了什么。一个老师,为祖国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有才华的青年奉献自己的青春,他们把教书育人当做一种使命与责任。

还有人是出于对学问的热爱,对科学的信仰。前几天,我们发过一封克瑞顿大学袁劲梅教授的“开除信”,她提到:“我能教给你的是做人和做学问的基本原则,让你成为一个尊重知识、热爱真理的人。做学问,是一点一点地积累,在他人工作的基础上,拨开前面让人看不清楚的杂草,细细地分析;用理性拷问自己,拷问先人;然后,向前小心翼翼地放一块小小的新石头,让后人踩着,不摔下来。你做学问的目的,必须是对真理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心。对学者来说,做学问本身,就是乐趣所在。”

袁劲梅教授

更有像黄大年教授这样的:走在中国科技的最前沿,日夜不休的搞科研,为学生辅导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他曾说过:“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,需要有一批‘科研疯子’,这其中能有我,余愿足矣!”

黄大年教授年轻时

当代中国,不乏有施一公教授这样心怀国家的大学老师,要通过自己的努力,改善中国的教学科研水平,缩小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差距;也有屠呦呦研究员这样多年艰苦奋斗、执着科研,为人类健康谋福祉的伟大科学家;还有杨绛先生这样“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”的文学巨匠……他们诠释了各种选择当一名大学老师的意义,也通过这个岗位将自己对学文的信仰传达给世人。

韩愈有云:“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”当今的中国,“双一流”建设如火如荼,需要更多的学者,投身于大学教师这个行业,为祖国的进步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。如果你也选择当一名大学老师,你的理由又是什么?

来源:网络综合

撰文:程肖艳

责任编辑:肖琳

特别感谢:汪鹏等知乎网友

回答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1161042/answer/51002386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

bat365官网登录下载
《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》解读
bat365官网登录下载
龙之谷世界祭祀怎么加点

龙之谷世界祭祀怎么加点

📅 07-12 👀 32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