钦定四库全书
说郛卷三十一下兀撰
和菟有鸟鸣书一卷。今世有一样古钱,其文曰半两,无轮郭,医方中用以为药者,此也。
市舶录:金山珠海,天子之南库,翡翠屑金,人气粉犀。
孝宗坐侧有牙签凡二十,半白半绿。酒至,出白签,斟止半杯;出绿签,则满泛。一席之间,用绿签止二三而已。
太祖以柏为界尺,谓之隔笔简。元、白应制用细笔,名毫锥。
陶谷小名铁牛。
唐文皇虬须上可挂一弓。
仙传拾遗有道士谓颜真卿奇骨可度世,不宜沈名宦海。
嵇康之父姓奚。
右军三十三书兰亭,三十七书黄庭。
绍兴进茶,自范文虎始。
班孟嚼墨一喷皆成字,竟纸各有意义。
闽人谓子为囝。
荀息引周书云:美男破老。
罗大经曰:作诗要健字撑拄,要活字斡旋。
荆公诗云:卧占宽閒五百弓。盖佛家以四肘为弓,肘一尺八寸。
唐百官志:织染署七月七日祭杼。
元和、长庆中尚陆,陆善觱栗。
晋戴颙作中庸传二卷。隋僧敬脱善作方丈大字,号曰僧杰。徐铉自铭,亲篆其文,刻石置斋中。
杨诚斋云:无事可看韵书。
徐广年过八十,犹岁读五经一遍。
有宋佳话:丁晋公与杨文公游处宴集,必有诙谐之语,复皆敏于应答。一日,台谏攻文公,因晚俟晋公之门,方伏拜,晋公亟谓文公曰:内翰拜时髭撇地。文公随声答曰:相公坐处幕瞒天。盖杨美髭髯,而丁第方盛设帷幕,因互相讥也。丁谓参政,或率杨文公贺,公曰:骰子选耳,亦何足道哉!
陈亚,扬州人,近世滑稽之雄也。尝著药名诗百余首行于世,若风月前湖近,轩窗半夏凉、棋怕腊寒呵子下,衣嫌春暖宿纱裁,殊妙。
张魏公守金陵日,尝诣学,有一士人投牒,取视则争博也。公援笔立判曰:
士子争财于学校,教化不明,太守罪也。当职先罚俸半月,牒学照规行。教官大窘,引去。
晁以道与陈叔易俱隐嵩山,叔易被召出山,以道作诗云:
处士何人为作牙,尽携猿鹤到京华。
故山岩壑应惆怅,六六峰前只一家。
涪翁尝和东坡春菜诗云:
公如端为苦笋归,明日春衫诚可脱。坡得诗,戏语坐客曰:吾固不爱做官,鲁直遂欲以苦笋硬差致仕。闻者绝倒。
元符中,上已日锡燕从臣,命御新龙舟。蔡元长忽坠于金明池,万众暄骇。蔡得浮木凭出,遂入次舍,方一身淋漓。蒋颖叔唁公曰:元长幸免潇湘之溺。蔡大笑,答曰:几同洛浦之游。
采兰杂志
甄后既入魏宫,宫庭有一绿蛇,口中恒有赤珠若梧子,不伤人。人欲害之,则不见矣。每日后梳妆,则蛇盘结一髻形于后前,后异之,因效而为髻,巧夺天工。故后髻每日不同,号为灵蛇髻。宫人拟之,十不得其一二。
薛若社好读书,往往彻夜。一日,遇比丘,告之曰:夜半不卧,则血不归心。君虽好学,恐非延益之道。薛谓:潜心传记,则心昧于时,何夜半之可得知乎?僧因就水中捉一鱼,赤色,与薛曰:此谓知更鱼。夜中每至一更,则为之一跃。薛畜盆中,置书几,至三更,鱼果三跃,薛始就寝,更名曰代漏龙。
人谓步摇为女髻,非也。盖以银丝宛转屈曲作花枝插髻后,随步辄摇,以增媌媠,故曰步摇。
吴耽不好棋,见人着,曰:汝非死将军,奈何辄以鬼阵相攻?后人因名棋曰鬼阵。
蚊投水中,能化小鱼,小鱼不独鱼子生也。兰待女子同种则香,故名待女。
昔杜子美诗有得意者,宗武年十二,恒于暗中诵之,言纸有金字,光明射目。孙绰为著作郎,每自暗中见笔端吐光若火。余初不信,近见朝士暗中脱衣,或用手拂,皆有光灼烁,一室俱明。始知富贵之士尚然光彩横发,而况文章不朽盛业乎?字笔有光,固其宜也。
河间王琛有妓曰朝云,善歌。又有绿鹦鹉善语。朝云每歌,鹦鹉和之,声若出一。琛爱之,号为绿朝云。唐诗有闺中少女爱春阳,何处春阳不断肠?翠袖弓腰浑忘却,罗帷空度九秋霜。宋诗有吹火莺唇敛,投柴玉臂斜。回看烟里面,恰似雾中花。皆一诗而两事,迥已不同。
一妇人病,阴中痒,不敢告人,苦甚。平日奉观世音像甚谨。正病时,见一尼持药一函至,曰:煎此洗之,即愈矣。尼忽不见,启视之,乃蛇床子、吴茱萸、苦参也。山中老人以秃鹙头形刻杖上,谓之扶老,以此鸟能辟蛇也。古今注以秃鹙为扶老,甚谬。
鹧鸪,一名内史,一名花豸。蛱蝶,一名春驹。
韩朋墓木有相思子。有海石若豆瓣,入醋能移动者,亦曰相思子。昔有燕飞入人家,化为一小女子,长仅三寸,自言天女,能先知吉凶,故至今名燕为天女。结草虫,一名水螺,一名蓑衣丈人。
沈约有香炉日辟尘。谢灵运有帐,亦曰辟尘。
越巂国有吸华丝,凡华着之,不即堕落,用以织锦。汉时国人奉贡,武帝赐丽娟二两,命作舞衣。春暮宴于花下,舞时故以袖拂落花,满身都着,舞态愈媚,谓之百华之舞。徐月英卧履,皆以薄玉花为饰,内散以龙脑诸香屑,谓之玉香独见鞋。昔有母子离别,母每见蟏蛸垂丝着衣,则曰子必至也,果然,故名曰喜子。子思其母亦然,故号曰喜母。均之一物也。
燕地有频婆,味虽平淡,夜置枕边,微有香气,即佛书所谓频婆,华言相思也。昔袁上芳时以此致张子。由此观之,则当时未必不以为相思也。
怅蚑,一名青鸟,一名解忧猫,一名女奴。
顿逊国有淫树,花如牡丹而香。种有雌雄,必二种并种乃生花。去根尺余,有男女阴形,以别雌雄,种必相去勿远。二形昼开夜合,故又以夜合为名。又谓之有情树。若各自种,则无花也。雌实如李而差大,雄实如桃而小。男食雌实,女食雄实,可以愈虚损。
张说于元宵召诸姬共宴,苦于无月。夫人以鸡林夜明帘悬之,炳于白日。夜半月出,惟说宅无光,帘夺之也。
九为阳数。古人以二十九曰为上九,初九日为中九,十九日为下九。每月下九,置酒为妇女之欢,名曰阳会。盖女子阴也,待阳以成。故女子于是夜为藏钩诸戏,以待月明,至有忘寐而达曙者。
绝色丝也,言奇绝而难继也。说文:断丝也。又冠也,超也。
嘉莲燕语:北周明帝为岐周刺史,公堂上时有圆云若盖,五色相閒,经时而灭。州人以为其下有宝器,韦敬远独曰:此天子气也。及闵帝废,迎立之。帝知敬远非常人,侧席礼聘,卒不能屈。神降伍氏,有雌鸡,司晨者问之,答曰:牝鸡不鸣,鸣则神生。其家果大利。
弄玉嫁萧史,生子五人,与昭、靡、回、职御、子余、华、秉也。
吴俗迁居,预作饭米,下置猪脏,共煮之。及进宅,使婢以箸掘之,名曰掘藏。阖门上下,俱与酒饭及脏,谓之散藏,欢会竟日。后人复命婢临掘,向灶祝曰:自入是宅,大小维康。掘藏致富,福禄无疆。掘藏先祭灶神,然后食。
申豫作诗文,恒绕室而走,得一佳句,便拍案大呼,人谓其足下有文章。江南婚娶,新妇初至,合后,即用牛蹄筋作羹,以豕肉切作骰子大,和作饭,送新妇食,谓之金羹玉食。筋诵金,肉诵玉也。吴音肉、玉俱作浓字,入声。
李杲,字明之。其祖贫时,夜坐读书,有一女子从室西地中出,与杲祖坐谈甚美。少顷,渐以身亲杲祖,杲祖屹然不动。将告去,杲祖问曰:汝是何神何鬼耶?女子取笔书于几上曰:许身愧比双南。遂复入地中。已而阅子美诗,始悟其为金也。掘之,得金一笥,笥上压一石,石面刻云:金一笥,畀李氏孙,以医名后世。后杲果从张元素学医术,尽得其业,号东垣先生。戊辰杂抄
沈逸人妇金睿贞,日䃅之裔也,才而贤。逸人居贫,衣食稍不义,政犹豫,睿贞必从傍以义决之。蔬食菜羹,朝夕不赡,欣欣如也。逸人虽隐居陋巷,门外不绝贵人车马。一日,有客怀百金托逸人居间,睿贞从屏内窃听之,不悦。逸人苦谢客。客退,逸人入告睿贞,睿贞抚掌曰:是吾心也。
撒帐始于汉武帝,非始于翼奉也。李夫人初至,坐七宝流苏辇,障凤羽长生扇,帝迎入帐中,共坐饮之。后预戒宫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,帝与夫人以衣裾盛之,云得多得子多也。
瑶卿尝代人撰婚书,中有云:既为管鲍之交,复结陈雷之好。客曰:管鲍、陈雷,俱朋友故事,不伤于合掌乎?答曰:陈雷世世为婚姻,若朱陈也。
女初至门,壻去丈许逆之,相者授以红绿连理之锦,各持一头,然后入,俗谓之通心锦,又谓之合欢梁,言夫妇自此相通如桥梁也。三日后,命工分作二袴,婿女各穿其一,谓之永谐袴。
有大龙蜕于太湖之湄,其鳞甲中出虫,顷刻化为蜻蜓,朱色,人取之者病疟。今人见蜻蜓朱色者,谓之龙甲,又谓之龙孙,不敢伤之。
真率笔记
季女赠贤夫以玛瑙宛转环,丹山白水,宛然在焉。握之而寝,则梦入其中。始入甚小,渐进渐大。有名山大川之胜,异木奇禽,宫室璀璨。心有所思,随念辄见,因名曰华胥宝环。
陈郡庄氏女,精于女红,好弄琴。有琴一张,名曰驻电,每弄梅花曲,闻者皆云有暗香,人遂藉藉称女曰庄暗香,女更以暗香名琴。女一日悔曰:此岂女儿事耶!遂绝弦不复鼓矣。
试莺家多美酿,试莺不善饮,时为宋迁索取。试莺恒曰:此岂为某设哉?缇当索与郎耳。因名酒曰索郎。后人谓索郎为桑落,反音亦偶合也,恐非本指。
吴郡有婚姻墩,昔有女子送葬,道逢书生于此,各以目相挑,后成婚姻,故以为名。后世误以婚姻为分金,且以为管鲍事,更谬。
霍光园中凿大池,植五色睡莲,养鸳鸯三十六对,望之烂若披锦。故相逢行曰:鸳鸯七十二,罗列自成行。
庄暗香暗中弹琴,右手指有金花照烂几案,因自造金花之曲。袁运字子先,尝以奇香一丸与庄姬,庄姬藏于笥,终岁润泽,香达于外。其冬,合中诸虫不死,冒寒而鸣。姬以告袁,袁曰:此香制自宫中,其间当有返魂乎?关关赠俞本明以青华酒杯,酌酒辄有异香在内,或有桂花,或梅或兰,视之宛然,取之若影,酒乾亦不见矣。
俞宝之试莺,自言能作独自舞。宋迁求其一舞而不可得,因呼为羊公鹤。
知医。
元帝时,临池观竹,既枯,后每思其响,夜不能寝。帝为作薄玉龙数十枚,以缕线悬于檐外,夜中因风相击,听之与竹无异。民间效之,不敢用龙,以什骏代。今之铁马,是其遗制。
客问瑶卿曰:溺器而曰虎子,何也?答曰:神鸟之山,去中国二十五万里,有兽焉,名曰麟,主服众兽而却百邪。此兽欲溺,则虎伏地仰首,麟主于是垂其背而溺其口,故中国制溺器名虎子也。
北胊国献吸火水晶瓶,纵烈火野外,携瓶口向之,顷刻数顷之火皆吸入瓶中,瓶亦不热,亦无余烟。自是宫中无火患。惠文与华阳夫人灭烛,皆用之。
后羿猎于巴山,获一兔,大如驴,异之,置柙中。中涂失去,柙掩如故。羿夜梦一人,冠服如王者,谓羿曰:我凫扶君为此土之神,而何辱我?我将假手于逄蒙。是曰逄蒙弑羿而夺之位。兔曰鹓扶,自此始也。至今土人不敢猎取。
涓子至平固县山中,扣石忽开,中有宫室,额曰输廖之馆。有一石笥,发之,得秘书十二卷。读之欣然,遂著天人经四十八篇,故名其山曰覆笥山。
凝波竹实,服之,肌滑体轻。赵飞燕舞于手掌上,服此实也。出区吴山,紫枝绿叶,坚滑如玉,风吹有声如环佩。成帝种于临池观,更名曰环佩竹。花如海榴,实如莲子而小。近谢芬兰庭中忽生此竹,人以为瑞,而不知为何物。其夫读海外志始知之,第无花实。明年出笋如常竹,前种亦渐不然,人以为玄善所致。
今人暴见事之不然者,必出声曰欸,乌开切。乃叹声也。楚辞九章:欸秋冬之绪风。王逸曰:叹也。
致虚杂俎:阊门沙盆潭独无白鸟,帐幕可已,与滇中宝珠寺、荆州李姥浦同。太真着鸳鸯并头莲锦袴袜,上戏曰:贵妃绔袜上乃真鸳鸯莲花也。太真问:何得有此称?上笑曰:不然,其间安得有此白藕乎?贵妃由是名袴袜为藕覆。注云:袴袜,今俗称膝裤。
昔有仙人凤子者,欲有所度,隐于农夫之中。一日大雨,有邻人来借草履。凤子曰:他人草履则可借,吾之草履乃不借者也。其人怒詈之,凤子即以草履掷与,化为鹤飞去。故后世名草履为不借。
梦神曰趾离,呼之而寝,梦清而吉。有咒曰:元州牂管,娶竺米题。临卧诵七遍,吉。
笔神曰佩阿,砚神曰淬妃,墨神曰回氐,纸神曰尚卿,笔神又曰昌化。
玄宗与玉真恒于皎月之下,以锦帕裹目,在方丈之间互相捉戏。玉真捉上每易,而玉真轻捷,上每失之。满宫之人抚掌大笑。一夕,玉真于褂服袖上多结流苏香囊,与上戏。上屡捉屡失,玉真故以香囊惹之。上得香囊无数,己而笑曰:我比贵妃差胜也。谓之捉迷藏。
天宝十三年,宫中下红雨,色若桃花。太真喜甚,命宫人各以碗杓承之,用染衣裾,天然鲜艳,惟襟上色不入处若一马字,心甚恶之。明年七月,遂有马嵬之变,血污衣裾,与红雨无二,上甚伤之。
郎玉嗜酒而家赤贫,遇仙女于嵩山中,投以一珠,曰:此醉龙珠也。诸龙含之以代酒,味逾若下。玉甫视珠,而女忽不见矣。
羲之有巧石笔架,名扈班;献之有班竹笔筒,名裘钟,皆世无其匹。七夕,徐婕妤雕镂菱藕,作奇花异鸟,攒于水晶盘中以进上,极其精巧。上大称赏,赐以珍宝无数。上对之竟曰:喜不可言。至定昏时,上以散置宫中几上,令宫人暗中摸取,以多寡精粗为胜负,谓之斗巧,以为欢笑。
薛瑶英于七月七日令诸婢共剪轻彩,作连理花千余朵,以阳起石染之,当午散于庭中,随风而上,徧空中如五色云霞,久之方没,谓之渡河吉庆花,借以乞巧。琴曰文鹄,笙曰采庸,鼓曰送君,钟曰华由,磬曰洗东,皆仙乐也。
司书鬼曰长恩,除夕呼其名而祭之,鼠不敢啮,蠹鱼不生。
东美有古剑,其子得之甚奇,上有篆书十六字,极古不可辨。太白见之曰:是薛烛剑也。其文曰:终归之野,凿铁炼精。薛烛是造,百日斯成。
西域有兽如犬,含水潠马目,则马瞑眩欲死,故凡马皆畏之,名曰马见愁。宣宗时,国人献其皮,帝赐群臣编为马鞭,一扬即走,谓之不须鞭。
宋文帝曰:天下有五绝,而皆出钱塘。
谓杜道鞠弹棋,范悦时、褚欣远模书,褚胤围棋,徐道度疗疾。
今人以人性不爽利者曰温暾汤,盖言不冷不热也。温暾二字,唐诗常用。
内观曰疏。六月念四日为观莲节,晁采与其夫各以莲子馈遗为欢。瑶卿月夜过此桥,翛然朗吟,其声清亮,字字动人。居民但记其两句云:遥隔美人家,数竿修竹处。自此桥名竹隔。
晁采性爱看云,其尤爱者赤黑色也,故其室名曰云窥室,其馆名曰期云馆。
谢幼贞嗜菌,庭中忽生一菌,状若飞鸟。沈子玉曰:此谓禽芝,以处女中单覆之则活,煮而食之,可数百岁。谢入取中单,有邻女乞火,跨之翩然飞去,谢但叹恨而已。
姚姥住长离桥,十一月夜半大寒,梦观星坠于地,化为水仙花一丛,甚香美,摘食之,觉而产一女,长而令淑有文,因以名焉。观星即女史,在天柱下,故迄今水仙名女史,花又名姚女儿。
六月廿有四日,谢文君独处无侣,命沈君攸制采莲之曲,以解其悲愁之思,援笔便成,曰:
平川映晚霞,莲舟泛浪华。
衣香随岸远,荷影向流斜。
度手牵长柄,转楫避疏花。
还船不畏满,归路讵嫌赊。
谢赞叹久之。
晁采阁中兰花始发,其姑命目之,应声目曰:
隐于谷里,显于澧浔。贵比于白玉,重匹于黄金。既入燕姬之梦,还鸣宋玉之琴。其惠敏如此。
晁采畜一白鹤,名素素。一日,雨中忽忆其夫,试谓鹤曰:昔王母青鸾、绍兰燕子,皆能寄书达远,汝独不能乎?鹤延颈向采,若受命状。采即援笔直书二绝,系于其足,竟致其夫,寻即归矣。诗曰:
窗前细雨日啾啾,妾在闺中独自愁。
何事玉郎久离别,忘忧总对岂忘忧。
又曰:
春风送雨过窗东,忽忆良人在客中。
安得妾身今似雨,也随风去与郎同。
漂粟手牍
鸱夷二年,国中雨石,大者方圆丈余,小者亦大于拳,雨及数里不伤人,屋后亦无他。至今葑门内里许有大石,是其遗迹也。
蛾皇夜寝,梦升于天,无日而明,光芒射目不可视。惊觉,乃烛也。于是孪生二女,名曰宵明、烛光。
流波山下有然海千里,民汲之以代油,光明过于油数倍。
秦始皇使人泛千艘往山中取仙草,舟人不知水性,夜以烛跋投水中,火大发,遍海延烧,火光接天,千里一色,无一人还者。自此无人敢操舟入,惟于海畔汲用而已。
古之葬者,棺椁浅薄,往往有猛兽所伤,谓猛兽畏麟,故为石麟以辟之。后复设辟邪之类。后人谓石麟、辟邪乃帝王陵寝所用,改用石羊、石虎,失其制矣。
车胤贫时,以败薪为笔,取五龙山下乌石作墨。至今田家无墨,有取之者,珠三寸者,谛视之,有花影层层在内。一里之内,所种花木必现于中,颜色宛然,变幻万端,第非时之木不见耳。高后时,朱仲尝献之。
吕后时冬十二月,见未央宫前有一紫燕,后以为不祥,使侍中陈当时逐之,飞入厩内,不得出。值牝马方仰首而嘶,遂飞入其口中,便有紫云覆于马首,顷之而灭。当时奏状,后异之,诏有司专视此马。后生驹,曰驰数百里,因号曰紫燕。
奚囊橘柚
轩辕游于阴浦,有物焉,龙身而人头,鼓腹而遨游。问于常伯,伯曰:此雷神也,有道则见,见必大雷雨而拔木。君亟归乎!须臾,雨大至,雷电交作,阴浦之木尽拔。
车胤读书于鼓楼山,一日行药次,得金于眢井中,求其主不获,因集贫民百余人于石室,分与之。至今其地有分金洞。
少昊母皇蛾璇宫之侧,有井曰盘灵。白帝之子与皇蛾宴于宫,帝子命江妃歌冲景旋归之曲,盘灵之神吹箫以和之,故至今号井神曰吹箫女子。
丽居,孙亮爱姬也,鬒发香净,一生不用洛成,疑其有辟尘犀钗子也。注曰:洛成,即今篦梳,似落尘字误,未考。
糜钦枣出真陵之山,食一枚大醉,经年不醒。东方朔尝游其地,以一斛归进上。上和诸香作丸,大若芥子。每集群臣,取一丸入水一石,顷刻成酒,味逾醇醪,谓之糜钦酒,又谓之真陵酒,又调之仙芗酒,饮者香经月不歇。
陶士行贫时,冬日母子尝着敝葛。及士行贵,母恒于公服袖口内缝一片,曰:汝当作佳官,尽心恤民,勿忘着葛衫时也。
帝事仙灵惟谨,甲帐前置玲珑十宝紫金之炉。李少君取彩蜃之血、丹虹之涎、灵龟之膏、阿紫之丹,捣幅罗草,和成奇香。每帝至坛前,辄烧一颗,烟绕梁栋间,久之不散,其形渐如水文。顷之,蛟龙鱼鳖百怪出没其间,仰视股栗。又然灵音之烛,众乐迭奏于火光中,不知何术。幅罗香草出贾超山。臭之夫,疑即此事。
第楫徼楫之入水处处曰福。宜更杀其顿,福上曲处曰顿。
又语曰:猛兽回,黄公来。
违命之辱。伯文惊觉。天已辨色,启窗视之,有群鹊东飞,有一稍小者从窗中飞去,是以名鹊为神女也。玄池说林。
立夏日,俗尚啖李。时人语曰:立夏得食李,能令颜色美。故是曰妇女作李会,取李汁和酒饮之,谓之驻色酒。一曰是曰啖李令不疰夏。
金陵极多蟹,古传有巨蟹,背圆五尺,足长倍之,深夜每出啮人。其地有贞女,三十不嫁,夜遇盗逃出,遇巨蟹横道,忽化作美男子诱之。贞女怒曰:汝何等精怪,乃敢辱我!我死,当化毒雾以杀汝。遂自触石而死。明日大雾中,多僵者。
相接;猿之相虫也,也,必先啼,物之情也。少昊出野,遇一兽,牛首而人身,惊归告皇蛾,蛾曰:昔余闻之帝子,牛首人身,其名师亲见之者,百福胥臻。天将福汝,汝何妄惊乎?帝乃释然。
周弘直子思方,幼时,于林下见一鹳,为弹所伤,取归养之,俟其愈,纵去。后数日,夜读书,闻有物击其扉,启视之,乃向纵之鹳也。背负一金串,卸于地,串上结纸条,上书云:始于博士,终于大夫。后果然。故呼鹳为负金。
贾氏说林
昔有人得安期大枣,在大河之南,煮三日始熟,香闻十里,死者生,病者起。其人食之,白日上升,故地名煮枣。
公良孺多力,仲尼为桓魋伐其所庇大木。仲尼将行,公良孺怒拔其根,立木而去。明日魋视之,木更生,根活矣。
李陵为单于围,夜半使郭超吹笛,声多悲惨,胡人皆流涕,解围北走。
武帝与丽娟看花,而蔷薇始开,态若含笑。帝曰:此花绝胜佳人笑也。丽娟戏曰:笑可买乎?帝曰:可。丽娟遂命侍者取黄金百斤作买笑钱,奉帝为一日之欢。
沈休文雨夜斋中独坐,风开竹扉,有一女子携络丝具入门便坐。风飘细雨如丝,女随风引络,络绎不断,断时亦就口续之,若真丝焉。烛未及跋,得数两,起赠沈曰:此谓冰丝,赠君造以为冰纨。忽不见。沈后织成纨,鲜洁明净,不异于冰制扇当夏日,甫携在手,不摇而自凉。
金多陶乐,民人范砖以筑垣;铁鲜犹巍,帝后制䈕以饰首。是有余则贱,不足为荣也。故炎歊泐夫金石,则贫贱者不思轻暖之裘;寒冰结于江湖,则富贵者无用生凉之席。注曰:陶乐、犹巍,皆国名。谢仙女盛夏上玄宗以生凉之席。
王丰为谷城令,治民有法,民多暴富,歌之曰:
天厚谷城生王公,为宰三月恩泽通。室如悬磬今击钟。
丰印一日堕地,损其鼻钮,明日视之,则覆斗也。丰异之,问功曹张齐,齐对曰:自昔君印多用覆斗,以臣料之,君当封乎?后果封中山君。
子产死,家无余财,子不能葬,国人哀之,丈夫舍玦佩,妇人舍珠玉以赙之,金银珍宝不可胜计。其子不受,自负土葬于邢山。国人悉辇以沉之河,因名金水。至今水上时有金气。
汤既伐桀,让于务光,务光笑曰:以九尺之夫而让天下于我,是形吾短也。羞而沉于水,有只尺之鱼,负之而去。
呼子先夜不卧,惟倚藜杖闭目,少顷即谓之睡。后与酒姥仙去,留其杖。子先故人陆麟宝之,谓之藜床。后麟卒,命其子置于棺中。
雷威斲琴无为山中,以指候之,五音未得。正踌蹰间,忽一老人在傍指示曰:上短一分,头丰腰杀,己日施漆,戊日设弦,则庶可鼓矣。忽不见。自后如法斲之,无不佳绝,世称雷公琴。
梁鳣母秦氏,大雨中见火光自天降,中跃一物,赤色,形若鳣,飞入室中,即不见。是夜生鳣,故名鳣。及长,从孔子游。蚕最巧,作茧往往遇物成形。有寡女独宿,倚枕不寐,私傍壁孔中,视邻家蚕离箔,明日茧都类之,虽眉目不甚悉,而望去隐然似愁女。蔡邕见之,厚价市归,缫丝制琴弦,弹之有忧愁哀动之声。问女琰,琰曰:此寡女丝也。闻者莫不堕泪。
昔有一士人与邻女有情。一日饮于女家,惟隔一壁,而无由得近。其人醉,隐几卧,梦乘一玄驹入壁隙中,隙不加广,身与驹亦不减小,遂至女前下驹,与女欢。久之,女送至隙,复乘驹而出,觉甚异之,视壁孔中有一大蚁在焉,故名蚁曰玄驹。
荻楼杂抄张香桥,昔有女子名香,与所欢会此,故名。一曰女子姓张名香。
炀帝时,洛阳献合蒂迎辇花,帝令袁宝儿持之,号司花女。
魏夫人有弟子善种花,谓之花姑。真宗宴近臣,语及庄子,忽命呼秋水至,则翠鬟绿衣小女童也。
姚月华笔札之暇,时及丹青,花卉翎毛,世所鲜及,然聊复自娱,人不可得而见。尝为杨达画芙蓉匹鸟,约略浓淡,生态逼真。
长安士女游春野步,遇名花则设席藉草,以红裙递相插挂为宴幄。扬州太守圃中有杏花数十株,每至烂开,张大宴,一株令一妓倚其傍立馆曰争春。宴罢夜阑,人云花有叹声。姑臧太守张宪代书札伎墨娥。
赵魏公夫人管道升善书画,吾竹房尝题其所画竹石。竹房有一私印,是好嬉子三字,即以此印倒用于跋尾,人皆以为竹房之误。魏公见之曰:此非误也。这瞎子道妇人会作画,倒好嬉子。
客退纪谈用蚕豆四十九粒,阴阳水浸,端午日午时咒之,埋室西地下,令猫踞其上,七日化为猫精。
玄宗自闻禄山反状,心怀疑忌。初出幸时,贵妃侍女红桃晨兴理妆,玉环坠地而响。帝闻问曰:响者何耶?对曰:玉环碎矣。帝默然不悦。至马嵬,贵妃果遇害。贵妃小名玉环。
人食断肠草而死,虎食之而百日不饥;人食砒霜而死,龙食之而肥。人物异性有如此者。
猪突入人家,必割其耳;黄昏鸡鸣,必杀之,以为不祥,俗忌也。王隆家方割猪耳,适有神降于伍氏,隆往问曰:猪入门可乎?神答曰:猪入门,百福臻。又问曰:割其耳何如?曰:割猪耳,伤于矢。隆明日观射,果伤其臂。里中异之。适有沈氏黄昏鸡鸣,问之,答曰:定昏鸡啼,福禄曰跻。于是沈氏曰:昌盛。自是人家惟恐猪不入门,鸡不黄昏啼耳。俗之贪利如是。
赵子固清放不羁,好饮酒,醉则以酒濡发,歌古乐府,自执红牙以节曲。
孟蜀时,兵部尚书李昊,每春时,将牡丹花数枝分遗朋友,以兴平酥同赠,且曰:俟花凋卸,即以酥煎食之,无弃秾艳也。
陶人为器,有酒经。晋安人饷人以酒,致书云:酒一经,或二经,至五经者。他境人不达者,闻馈五经,束带立于其门。卢虔后妻元氏升堂讲老子道德经,虔弟元明隔纱帷听之。
唐六典有装潢匠。注:音光,上声。谓装成而以蜡潢纸也。今制笺法,犹有潢装之说,人多不解。作平声,又改为装池,益谬甚矣。
黄父以鬼为饭,雾为浆。
唐庄宗尝自传粉墨,与优人共戏于庭内,以悦刘夫人。
李筌注阴符经,至禽兽之制在气,经年不能解,忽梦乌衣人教之,遂通其义。山居岚重,每旦带皮姜细嚼,热酒下之。
冯道明谒陶公,与员外旧识,阍者启之,陶言昧平生。道明曰:诗集中日得相见,何隔平生?陶善待之,下帷短牒王粲好驴,家畜数头,其价有至百金者。其一曰落钗,其二曰远游,其三曰贽羽,其四曰白凤,其五曰临江,其六曰上云,其七曰奔涛,其人曰飞星。明妃柿归人临水而居,恒于溪中盥手,溪水尽香。今名香溪。力珠、如龙眼大,含之多力,可以挽象尾,使之倒行。刘累得一颗于宁封,能伏虎豹蛟龙。尝提虎尾立千雉之城悬之,虎怒号,声闻数里。又以中指、无名指夹生牛皮一条,帝使力士夺之,自一人益至十人,皮断而终不去手。宋玉东家女。因玉见弃,誓不他适,膏沐不施,恒以帛带交结胸前,后操织作以自给。后人效之,富家至以珠玉宝花饰锦绣流苏带束之,以增妖冶,浸失其制矣。卫玠盥面,用化玉膏及芹泥,故色愈明润,终不能枯槁。贾岛常以岁除取一年所得诗,祭以酒脯,曰:劳吾精神,以是补之。
尉迟敬德晚年饵云母粉,为方外游。鲜家妇生一女,姿色殊绝。后入宫,上问曰:何以眉缺?对曰:宝剑宁无缺,明珠尚有瑕。上喜曰:鲜明珠。遂以为名。
蔡邕饮至一石,尝醉卧路傍,人每指之曰醉龙。下黄私记八九月中,月轮外轻云,时有五色,下黄人每值此,则急呼女子持针线,小儿持纸笔,向月拜之,谓之乞巧。惟吴媪有一女,年十二,拜之甚勤。一夕,月下飞一五色彩云,如手掌大,驻于女前,众皆恐,女径吸食之,味甚香美。明旦梳头窥镜,面色艳冶,弹琴读书,不习而能。媪喜甚,改名为绿云。有诗一卷行于世。钟繇 锺繇嬖庶子会之母黜其夫人,文帝命繇复之,繇恚忿,餐椒致噤,帝乃止。
洛中花极多,他花必曰某花,至牡丹直曰花。俚谚云花王耳。
白太傅女金鸾,十岁忽书北山移文。乐天方买终南紫石,欲开文士传,遂辍以录之。向范待客,有漆花盘、科斗箸、鱼尾匙。隋智永名法极,王右军七世孙。唐清昼字皎然,谢康乐十世孙。
宋徽宗尝以苏合油搜烟为墨,至金章宗购之,一两墨价黄金一斤。苏才翁与蔡君谟斗茶,蔡用惠山泉,苏茶小劣,用竹水煎,遂胜。内翰所作文字,名目至广。唐学士撰宫中眠儿歌,即是今之剃胎头文也。说郛卷三十一下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