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的孩子想当老师,有的孩子想当宇航员等等。但这些梦想在家长们看来,充满着太多的变数。那么,孩子们究竟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切自身实际的梦想呢?
一.孩子为什么会有梦想
1. 外界影响
孩子在日常生活生活中,如果看到老师的权威,难免会在孩子脑海中也产生当教师的意识;如果孩子经常和家长们观看航天新闻,自然也会被新闻中的宇航员或者飞行员所吸引。
究其原因,仍然是因为孩子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带来的丰富的人生选择,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被动情况。
2. 自身欲望
如果孩子小时候就想要飞翔空中,那么孩子的梦想很可能就是飞行员;如果孩子羡慕与老师的权威,那么孩子往往也想着当老师。孩子们的梦想往往没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,反而大部分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。
3. 家庭因素
对于孩子梦想的形成,家庭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。如果家长们日日给孩子灌输老师工作轻松的观念,孩子难免会对老师心生向往。
如果家长们日常喜欢看些科技类的书籍,往往也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,可能就会出现想当科学家的萌芽。虽然梦想脱离自身实际,但是梦想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不可或缺。
二.梦想对于孩子的重要性
1. 指引努力的方向
当孩子有了梦想,往往同时也有了努力的方向。若是孩子想要当老师,那么就多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;如果孩子想当宇航员,可以多学些关于航天的知识。不至于像一些没有理想的孩子,迷茫于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未来的目标。
2. 拥有努力的动力
孩子的梦想,必然是孩子所喜好的。因此,对于梦想所包含的领域也会有兴趣。兴趣往往又能带来努力的动力。因此,拥有梦想对于孩子而言,同样也是拥有了努力的动力。
3. 自律的形成
孩子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,而努力一时是起不了什么效果的,需要的是长时间的坚持。而正所谓习惯成自然,当孩子长时间坚持向梦想前进的时候,往往在无形之中也会养成自律的好习惯。
梦想带给孩子的方向、动力、自律,虽然不能完全保证一定使孩子实现梦想,但是,对于孩子突破自我还是很有用处的。因此,家长们不妨利用梦想法则,帮助孩子突破自我。那么梦想发展法则又是什么呢?
三.梦想法则
梦想法则认为,倘若一个人心中拥有梦想,那么他的生活定然充满着希望的曙光,并且有很大可能会创造出出人意料的奇迹。而童年是每一个孩子梦想的起点,对于生活天马行空的幻想,往往更容易为孩子今后的人生打下根基。
因此作为家长应该运用好"梦想法则",呵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梦想,只有这样,孩子的梦想才能够在心中生根发芽,最终变成苍天大树。
那么,家长该如何正确运用梦想法则教育孩子呢?
四.家长如何利用梦想法则
1. 认同孩子梦想
孩子的梦想不应该嘲笑或者无视,无论这个梦想如何荒诞不经,如何不切实际,家长们都要给予赞许和认可,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,因为能够将孩子内在的热情完全激发,使孩子对自己的梦想有着清楚的认知和评估。
2. 规划孩子梦想
孩子由于认知水平有限,因此往往不知道要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,因此家长们往往需要帮助孩子正确规划实现梦想必要的目标。但是,由于孩子往往没有自制力,因而,家长们在规划孩子梦想目标的同时,最好也要起到监督作用。
3. 引导孩子梦想
有些孩子的梦想至少联系了实际,可是,也有些孩子的梦想却脱离了实际。最近,随着国外“奥特曼”系列的传入,以及我国铠甲特摄剧的流行,有不少孩子痴迷于“英雄们”战斗的英姿,往往将这种定位梦想。因此,家长们要合理引导孩子,打破虚幻,联系实际。
孩子的成长需要梦想,孩子的梦想也需要呵护,家长不要因为孩子还小就对孩子的梦想不屑一顾,应该合理运用梦想法则,帮助孩子实现梦想的同时,也突破自身的能力。
(图片均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)
这里是小爸爸聊教育,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、最有意义的教育知识想要了解更多教育知识请关注我们,喜欢这篇文章,请点赞、分享给更多的人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