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屎即耵聍,适量存在可保护耳道,但过多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,涉及耳部的生理功能及日常感受等方面,建议积极处理,避免影响生活。
1、听力下降:耳屎过多积聚在耳道内,会阻碍声音的正常传导。声波在通过充满耳屎的耳道时,能量被部分吸收或反射,无法有效传递至鼓膜,进而导致听力下降。这种听力减退通常是渐进性的,初期可能不易察觉,随着耳屎堆积增多,听力问题会愈发明显。
2、耳部堵塞感:大量耳屎在耳道内堆积,会使患者产生耳部堵塞感,不仅会带来不适,还可能导致耳部闷胀。患者常不自觉地挖耳,试图缓解这种堵塞感,但不当挖耳可能会使耳屎进一步向耳道深处推进,加重堵塞情况。
3、耳鸣:耳屎过多刺激耳道内的神经末梢,有可能引发耳鸣症状。耳鸣表现为耳内出现持续或间歇性的嗡嗡声、鸣声等异常声音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。长期耳鸣还可能导致患者焦虑、失眠等,进一步影响身心健康。
4、外耳道炎:耳屎堆积过多,易滋生细菌。耳道内温暖潮湿的环境为细菌繁殖提供了适宜条件,细菌大量繁殖引发外耳道炎症。外耳道炎发作时,耳道皮肤会出现红肿、疼痛,严重时还可能有分泌物渗出。若不及时治疗,炎症可能蔓延,影响耳部其他结构。
5、鼓膜损伤:当耳屎过硬且位置靠近鼓膜时,若患者自行挖耳或受到外力撞击,如头部遭受撞击等,耳屎可能会直接损伤鼓膜。鼓膜一旦受损,会影响中耳的正常功能,导致听力下降、耳痛等症状,且鼓膜修复相对复杂,恢复时间较长。
日常生活中应正确清洁耳道,避免频繁挖耳,保持耳部卫生。若发现耳屎过多或出现耳部不适症状,应及时就医,由专业医生进行处理,维护耳部的健康状态。
耳屎多了如何处理
棉签擦拭:可以用干净、柔软的细棉签轻轻擦拭外耳道入口处可见的耳屎,但注意不要深入耳道内部,以免损伤外耳道或鼓膜,一般只擦拭能看到的部分即可。冲洗法:可以使用温水进行冲洗。将温水缓慢地倒入外耳道,利用水的冲击力使耳屎排出,但要注意水温适中,且冲洗时头部要偏向一侧,让水自然流出,不要强行将水挤进耳朵。专业清理:如果耳屎较硬难以清理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有软化耳屎作用的滴耳剂,待耳屎软化后再进行清理。还可以就医在耳内镜的辅助下,使用专业的医疗器械,如耳镊、耵聍钩等,将耳屎安全、彻底地取出,以避免损伤耳部结构。